-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1版 (2015年8月1日)
- 外文书名: From Style to Huayi Ruminating on Chinese Art History
- 丛书名: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 平装: 496页
- 石守谦 (作者)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7108052008, 9787108052001
- 条形码: 9787108052001
- 商品尺寸: 24 x 17 x 2.5 cm
- 商品重量: 862 g
- 品牌: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Details
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收录了石守谦1994—2007年的重要论文结集,回顾了从早年拜师方闻,以“风格”角度来了解中国画史,到逐渐转向以“画意”为关注点,重新调整过去的一些看法。所谓“反思”,正是作者对自身学术历程的一种剖析和检讨。
作者简介
石守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及考古学博士,曾任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所长、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现任“中研院”历史语言所研究员。着力从文化史角度探讨画史风格与文化环境的关系,主要著作《风格与世变》、《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并主编《大汗的世纪:蒙元时代的多元文化与艺术》,另有学术论文多篇。近年主持“移动的桃花源——10至16惜纪山水画在东亚的发展”项目,主张以东亚作为一整体,来对中、日、韩三国的山水画发展进行全盘观察,特别注意三区域间的互动现象。
目录
自序
导论从风格到画意
Ⅰ观念的反省
1—1对中国美术史研究中再现论述模式的省思
1—2中国文人画究竟是什么?
1—3洛神赋图——一个传统的形塑与发展
1—4风格、画意与画史重建——以传董源《溪岸图》为例的思考
Ⅱ多元文化与文士的绘画
2—1冲突与交融——蒙元多族士人圈中的书画艺术
2—2元代文人画的正宗系统——由赵孟颓到王蒙的山水画发展
2—3隐逸文士的内在世界——元末四大家的生平与艺术
Ⅲ绘画与文人文化
3—1隐居生活中的绘画——十五世纪中期文人画在苏州的出现
3—2沈周的应酬画及其观众
3—3雅俗的焦虑——文征明、钟馗与大众文化
3—4董其昌《婉娈草堂图》及其革新画风
Ⅳ区域的竞争
4—1由奇趣到复古——十七世纪金陵绘画的一个切面
4—2神幻变化——由陈子和看明代闽赣地区道教水墨画之发展
Ⅴ近现代变局的因应
5—1绘画、观众与国难——二十世纪前期中国画家的雅俗抉择
5—2中国笔墨的现代困境
注释
图版目录
论文出处
参考书目
文摘
然而,风格的形式研究在中国早期山水画史的领域中虽然成绩可观,但它最有效力去解决的实是作品的断代问题,以及对这些经过“测定”时间之作品群所共同形成的时代性,乃至于各时代间所形成的承续或变革关系的描述;对于那些受到质疑的传世早期作品的作者判定,并未能充分地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缺乏标准作品可资比较,或者标准作品与之相去过远的状况时,更是如此。这种困难在面对资料较为丰富的晚期作品时,可能根本不会出现;但在中国早期画史的研究中,却成为其优势中的缺憾。为了弥补这个缺憾,研究者当然不肯划地自限,而尽力地回到古文献中寻求支援。有的时候,古代之笔记文字或收藏记录可以很幸运地与传世作品相配,而解决作者谁属的问题,但毕竟可遇不可求。在大多数的情况下,研究者还是期待在针对风格形式的文字叙述中,试图突破作者问题的困境。但是,由于这种论画文字喜用简洁的譬喻,不耐于长篇的分析,而且常有转引前人的现象,不见得是书者实见的记录,这个途径所遭遇的困难,亦不罕见。
对于以上现代学者所遭遇的困境,中国的画史论述传统固然不见得能有什么万能的妙方,但是,在文献的运用上却颇能提供一些启示。相较而言,中国自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以来的画史论述,除了针对形式的叙述外,最为突出的要算是对“画意”的重视。《历代名画记》虽无“画意”之辞,但其开宗明义论“叙画之源流”时即云:“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天地圣人之意也。”这实不仅言绘画之功能,且直指此“天地圣人之意”的“画意”为绘画之所以成立的第一要义。北宋郭若虚的《图画见闻志》亦有见于此,遂在卷—即立—节专论“图画名意”,将“典范”、“高节”、“写景”、“靡丽”、“风俗”等视为制作之前须先加以掌握的旨趣。在他的观念里,“画意”还不仅仅是绘画科目的分类而已,而且还是某种特定意境的典型。人们一旦认识了这个意境典型,个别画家便可依其各自成就的倾向,溯其源流,而形成一种历史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