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online store!

My Cart:

0 item(s) - 0.00

0

More Views

欧洲文化简史 Concise History of European Culture

Availability: In stock

SKU: 9787511343123

9.95

Quick Overview

对于一些难以梳理的部分,则结合不同史料作品进行分析阐述,力求以史实为立足点,进行文化上的阐述和剖析,并进行不同程度的文化解密。

OR
successful

A new item has been added to your Shopping Cart.

Details

基本信息

  •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第1版 (2014年2月1日)
  • 外文书名: Concise History of European Culture
  • 平装: 235页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9787511343123
  • 条形码: 9787511343123
  • 商品尺寸: 23.8 x 16.8 x 1.6 cm
  • 商品重量: 358 g
  • 品牌: 竹石文化

 


 

编辑推荐

《欧洲文化简史》一本通俗易懂的欧洲建文化史,深入浅出讲解欧洲历史和文化,是旅游欧洲的必备。本书力求以史实为立足点,进行文化上的阐述和剖析,并进行不同程度的文化解密。是一次最清晰的欧洲历史文化脉络梳理。采取了细小的模块方式进行编写,读者朋友可以采用“少读常读”的方式进行具体学习,以便在时间和知识上“化零为整”地为自己增加知识储备量。介绍欧洲文化历史的权威之作,全球史视角下的文明通典,展示最新的欧洲文化潮流。欧洲文化爱好着的必备图书。

名人推荐

学历史,学历史。历史里藏着—切的智慧。 
——丘吉尔 
任何—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 
——雅备布·布克哈特 
文化虽然不像文明那样具有地区的广泛性,但是,它相应地和各个国家的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具有更深刻的联系。 
——森谷正规 
文化的视野超越机械,文化仇恨着仇恨;文化有—个伟大的激碡,追求和美与光明的激情。 
——马大·安诺德

作者简介

邵嘉骥,常年从事欧洲文化研究工作,学贯东西的青年学者。熟稔凯撒、李维、房龙、斯塔夫里阿诺斯、梁启超、吕思勉等历史学家的思想与作品,并有大量翻译作品出版,得到上百万读者的认可和好评。

目录

第一卷 古典主义时期 
第一章 希腊文化 
1.希腊文化的历史发展 
2.人文主义的内容和特征 
3.理性主义的兴衰史 
4.唯美主义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5.城邦主义的没落 
第二章 罗马文化 
1.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渊源 
2.希腊文化对于罗马文化的后期影响 
3.理性主义的传承和发展 
4.人文主义的重要性 
5.民主法治思想的传播 
6.古典文化的基石作用 
第三章 凯尔特人 
1.凯尔特人的发展历程 
2.凯尔特人的宗教信仰 
3.凯尔特人在欧洲的文化残留 
4.凯尔特人的经济成就 
第四章 日耳曼人 
1.日耳曼人的历史进程 
2.日耳曼人和基督教 
3.日耳曼人的文化遗产 
4.日耳曼人的社会建设 
第五章 斯拉夫人 
1.斯拉夫人的历史发展 
2.斯拉夫人的基督教化 
3.基督教文明对斯拉夫人的深远影响 
4.斯拉夫人的文化贡献 
第二卷 中世纪时期 
第一章 欧洲封建制度的形成 
1.罗马人的贡献 
2.日耳曼人的贡献 
3.基督教文明的贡献 
第二章 西欧封建制度的特点 
1.封建王权的普遍特征 
2.封建王权的法制思想 
3.封建王权的深刻含义 
4.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 
第三章 封建制和代议制的产生 
1.《大宪章》制度的产生 
2.《大宪章》的深远意义 
3.议会制度的形成和特征 
第四章 基督教与中世纪欧洲 
1.基督教与欧洲文学 
2.基督教与欧洲教育 
3.基督教与欧洲科学 
4.基督教与欧洲艺术 
5.基督教与欧洲社会伦理 
第五章 罗马帝国的绝响 
1.罗马帝国和世界 
2.罗马帝国和基督教的接触 
3.基督教的产生历程 
4.罗马帝国和基督教的融合 
5.罗马帝国的悲惨末路 
第三卷 文艺复兴时期 
第一章 基督教会的大发展 
1.古典文化的社会遗留 
2.基督教在欧洲的大举传播 
3.法兰克王国和基督教的融合 
4.加洛林王国和文艺复兴前兆 
5.基督学校的建立——修道院 
第二章 环绕地中海的三大世界 
1.上帝国度——东正派基督教的兴衰 
2.盘踞西欧——公教派基督教的生存压力 
3.十字军东征:东西方文化的大交融 
第三章 欧洲社会的各类传统 
1.欧洲封建政体的形成 
2.国家形成前夕的欧洲社会 
3.城镇文明对于国家形成的巨大作用 
4.促成国家形式的最后元素——中央集权 
第四章 欧洲人的自我意识 
1.农村世界和城镇世界 
2.欧洲社会的文化脉络传承与发展 
3.现代化进程为何发源于西欧 
4.希腊和罗马对欧洲文化的重要贡献 
第五章 文艺复兴与欧洲文化发展 
1.中世纪末的欧洲社会概况 
2.西欧社会的文艺复兴史 
3.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原因 
4.文艺复兴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第四卷 新古典主义时期 
第一章 新文化的出现 
1.古典文化复兴和理性主义回归 
2.东罗马帝国的沦亡和欧洲社会的统一 
3.后文艺复兴时代的理性主义 
4.意大利和整个欧洲 
第二章 欧洲版图的扩张 
1.现代化国家的初次成型 
2.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3.大基督教时代的结束 
4.印刷术带来的教育文化改革 
5.欧洲人的文化意识 
第三章 欧洲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1.朝圣和逃亡带来的文化融合 
2.文化交融的常见形式 
3.旅行者面临的艰难处境 
4.旅行对世界观念和文化融合的作用 
第四章 欧洲与文学 
1.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历史产物 
2.文化和政治的融合 
3.文化界的“潜规则” 
4.文化交流的几个知名群体 
第五章 欧洲开始进入启蒙运动时期 
1.理性主义的新发展 
2.从经验主义到科技文明 
3.漫长的等待 
4.对立形态下的欧洲文化发展 
第五卷 浪漫主义时期 
第一章 自由与消费的普及 
1.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 
2.18世纪欧洲的人口状况 
3.欧洲社会的精英阶层 
4.文化对政治和经济改革的作用 
第二章 社会进步阶段的艰难 
1.出现在欧洲大陆的革命浪潮 
2.19世纪的欧洲政局 
3.欧洲社会的集中换血 
4.消费文化的飞速进步 
第三章 欧洲势力向全世界的蔓延 
1.欧洲和美洲的历史渊源 
2.北美社会的自由主义理想 
3.美国社会的发展和发展背后 
4.欧洲势力在亚洲的延伸 
第四章 欧洲社会的下坡路 
1.科技文明和基督文明的更迭 
2.基督教的末路和残留 
3.“世纪末”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4.战火纷飞的年代 
第五章 面向一个全新的未来 
1.科学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3.欧洲文化的时代变迁 
4.欧洲步入新个性维度时代

序言

前言
   
   
   
   和我们的始祖一样,欧洲人最早的文化也发源于部落时期,并且经过了漫长的时间衍变。在这一历史阶段,会出现少数智力或者体力占有明显优势(或二者兼具)的原始人,关于这类人的记载,主要出现于欧洲各国的传说和神话中,通常被称为“神明”。“神明”建立起基本固定的生活组织,即原始家庭,再随着原始家庭的不断生息繁衍和领土扩张,其势力也越来越大,这就逐渐形成了原始部落的规模。这些部落在发展过程中会逐渐形成独特的自身文化,比如最基本的语言和信仰等,这就是民族的产生渊源和基本释义。
   至于部落或者说民族的壮大,实质上就是人口的增多。而人口增多除了能够带来强大的劳动力和战斗力以外,还会消耗大量的资源,比如最基本的食物,或者说食物的必须生产资料——土地。可想而知,土地的产出能力是有限的,比如一片森林能够产出100个人生存所需的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那么当这个部落超过100人时,就会不可避免地出现资源抢夺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部落首领为了更好地维系内部和谐,同时也是为了加强自身统治地位,唯一的选择只能是向外扩张,也就是侵占其他部落的领地,这也是很多国家和民族对他国和其他民族发动侵略战争的根本原因。如此一来,资源的抢夺就从人与人之间,上升到了部落与部落之间。至于部落与部落之间的资源抢夺,自然会变得越发激烈和血腥,而战胜方能够支配的资源,当然也会随之水涨船高。这样在经过了足够漫长的时间之后,就会形成一些异常强大的部落,并且会有很多被击败或者本身就很弱小的民族依附于它,这种由多民族共同组成的强大集团,就被称之为帝国。
   与此同时,这种人类的进步模式还孕育了强大的游牧文明,这与我国的农耕文明完全不同,并且有别于蒙古帝国的陆地游牧文明,属于海洋游牧文明。一个最简单和最明显的历史证明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些大帝国,曾经对整个世界进行大肆掠夺。比如被残迫的美洲印第安民族和太平洋诸岛上已大量消失的原住民族等,都是拜西方的对外扩张和殖民政策所赐。在此过程中,为了获得更多的资源,并且巩固自身获取既得利益的权力,欧洲帝国在对反抗者的武装力量进行残暴剿灭同时,还使用了文化武器对其臣民进行思想控制,这便使欧洲文化迅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当然,这只是欧洲文化的一个大体发展脉络。在具体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部落和部落之间,民族和民族之间,帝国和帝国之间,以及它们各自的内部势力之间,都曾发生过各种各样的冲突、欺诈、奴役、屠戮、联合、分裂等等。然而,由于欧洲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以及没有一个民族可以强大到足以主导整个欧洲秩序,欧洲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很多盛极一时的大帝国,但是随着这些帝国的灭亡,其孕育的欧洲文化也很快被历史尘封。所以,整个欧洲文化实际上时断时续,我们在进行探寻的时候,也无法以单纯的文化发展为线索,而需要更多地依循时间顺序来提纲挈领。
   总而言之,跨越3000余年的欧洲文化史,总离不开对民族和帝国概念的解读,因为所谓的欧洲文化,实际上就是这两条主线文化交织相生的文化。如果非要把欧洲历史比作一部斗争史,那么在参与斗争的各个角色背后,除了民族色彩,也就只剩下了帝国光环。下面,就让我们按照时间的发展,来了解一下欧洲各大民族和帝国的兴衰罔替,并且从中解读欧洲文化在荒蛮时期的残暴,成长时期的艰险,辉煌时期的豪迈,以及衰落时期的无奈。

文摘

1.希腊文化的历史发展
   
   
   希腊文化作为整个欧洲社会的文化奠基,虽然没有促成强大的帝国出现,但是也孕育了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的希腊民族。综合来看,希腊文化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荷马时代、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和希腊化时代。其中,荷马时代是希腊文化的萌芽阶段,大概只是出现了一些独具智慧的人群;古风时代最大的特点是出现了希腊文,希腊人的思维也开始归于理性;古典时代因为有文字作为承载,希腊文化取得长足进步;希腊化时代起源于亚历山大对希腊民族文化的汲取,这再一次促成了希腊文化的新生。
   下面,我们就来分别了解一下各个历史时期的希腊文化:
   (1)荷马时代(公元前12~前9世纪)。顾名思义,这个时代以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名字命名,因为其作品《荷马史诗》对于希腊文化的影响实在太大。作品内容为神话故事,主人公都是神,或者半人半神,以及人世间受神宠爱的大英雄。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希腊人已经开始思考终极问题,如人类的起源并且最终将这些问题归结为神的存在和作用。体现荷马思想理性的一面是,其笔下诸神并非万能,而是被赋予了丰富的人类特性。应该说,荷马笔下的神只是人类形象的拔高和放大,是对人们的精神指引,其中还难能可贵地关注到了人类自身力量建设,是希腊文化的一次重大进步。
   (2)古风时代(公元前8~前6世纪)。这一时期的希腊文化开始茁壮成长,希腊人在继承了荷马的传统文化遗风的同时,还建立了共同的信仰、语言和诸多生活习惯,希腊文化开始以民族形式进行传承。很快,希腊文化孕育出了统一的文字,这让一直处于口头流传的《荷马史诗》落实到了文字上。由于文字的巨大推动作用,希腊文化开始出现早期的哲学思想,并且很快发展成为哲学流派,如欧洲最早的米利都学派。
   (3)古典时代(公元前5~前4世纪)。这一时期希腊文化的发展进入繁荣期,一度出现了大批划时代的文化先哲。为了宣扬自己的学说,他们又纷纷著书立说,从而将希腊文化的发展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比如为后世所熟知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是这一文化大潮中的耀眼明星,他们为希腊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与此同时,由于民主制度的建设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希腊的史学著作和戏剧作品也开始问世,并且立即受到希腊和全世界人民的热捧。
   (4)希腊化时代(公元前3~前1世纪)。随着马其顿王国的崛起,希腊文化传播的地域越来越广阔,尤其是在亚历山大灭亡了波斯帝国之后,传统的希腊文化和东方文化开始融合发酵,很快孕育出了更具生命力的新文化。这种文化进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自然学科的进步,包括天文、地理、物理、数学和医学等,为现代自然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是希腊文化的系统整理,这一进步不仅表现在自然学科方面,而且表现在了社会学科,比如卡里马库斯(Callimachus)著的《希腊图书总目》,是希腊最早的图书目录。
   
   
   
   
   
   2.人文主义的内容和特征
   
   
   虽然希腊文化经过罗马人的改造,但是其核心思想和文化精髓并没有改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人文主义的传承。所谓人文主义,就是对人性的开发和培养,并且强调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主张一切事物的建设都不能脱离人的需求,追求人生而自由平等的普世价值,并且提倡通过个人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人文主义的内容首先是“神人同形同性”。即人类的外形和性格是与神灵一致的,神灵也有七情六欲和尔虞我诈,现实主义诗人赫西俄德所著的《神谱》一书中,还完整叙述了神灵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并且阐明了每一位神灵的来历。在他的另外一部著作《工作与时日》中,还著明了人类和神灵具有共同的祖先,让他们成为了几乎和人类相同的族群。
   其次,人文主义还强调“人是万物的尺度”(智者运动领袖普罗泰戈拉的名言)。即一切社会建设都必须以人的意志为中心,而非不可预知和不可触摸的神灵意志,从而使人类社会的发展回归到了现实当中。与此同时,人文主义还强调了后天培养对美德建设的重要性,以此来鼓励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行使自己作为城邦国家公民的权利,以及履行自己作为城邦国家公民的义务。
   接下来,人文主义认为“人天生是一种政治动物”(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即人类生下来就不可能与政治活动脱离干系,因为城邦作为一个政治产物,具有明显的政治属性,而城邦是由村镇组成的,村镇是由家庭组成的,家庭是由人组成的,因此人自然具有政治属性。人文主义因此认为,城邦建设的最终和最高宗旨必须遵循人性需求,否则终将在人性的敲打下走向灭亡。
   最后,人文主义还强调了“世界公民”的重要意识。由于城邦文明的没落,古希腊的先哲们不可不重新思考人类的未来,并且很快将目光拓展到了世界范围。如此一来,希腊文化便打破了自身和其他民族的界定,从而为希腊文化的兼容并蓄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随着欧洲社会的发展,以及各大帝国的轮番建立,注定了政治集团会以多民族的形式存在,因而契合了人文主义的这一特点。
   除此之外,人文主义还具有两大特征。一是关注道德修养,二是主张智善合一。其中,道德修养包括心灵美和形体美,但是这种主张最初只适用于贵族阶层,奴隶阶层则注定与之无缘。赫西俄德对此进行了否定,并提出了适用于每个人的公共道德(正义)和个人道德(勤勉),并且强调只有正义勤勉的人才可以得到神灵庇佑;智善合一是指智慧和善良的结合,在苏格拉底看来,每个人的灵魂都有善恶之分,人类只有拥有了对善的识别能力,即拥有了善的智慧,才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是为智善合一。
   总而言之,因为有人文主义的存在,希腊文化并没有将人和神进行明显的等级划分,最大的区别不过是神永生,而人会死亡。这样一来,不仅发挥了神灵的正面引导作用,同时也避免了人类对于神灵的盲目崇拜,从而有效规避了统治者利用神权来欺诈甚至残害人民。众所周知,欧洲社会的帝国政权自古就有“政教合一”的传统,当权者正是依靠神权对民众进行精神统治。而人文主义显然是与之背道而驰的,所以它能够存在并且得到长足发展,实属难能可贵。
   
   
   
   
   
   3.理性主义的兴衰史
   
   
   理性主义是指抛开感性认知,通过对已知事物的分析研究,去除事物的表象,从而得出正确和事实结果的主张。众所周知,人类从起源之初就开始了对自身和世界的思考,但是由于缺乏客观认知能力,很多一时无法解释的现象,都会被视为超自然现象,比如《荷马史诗》和《神谱》对于世界的解读都建立在神话基础上。随着对客观世界的认知逐渐提升,古希腊人很快开始了对世界的进一步研究,这便出现了后来居上的理性主义。
   当然,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的漫长过渡。因此,早期的理性主义学说中,会不时出现一些神明的影子,尚未形成科学系统的逻辑思维能力。第一位对理性主义提出系统建设的人是巴门尼德,他的学说主要包括两点,分别为意见和真理。巴门尼德认为,意见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因而不可靠;而真理则是建立在理智思考的基础上,因而比较可靠。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开始把研究对象从自然领域转移到社会领域,主张人类必须通过认识自己来认识世界,如此才能最终得出真理。而完成这一重大学说转变的人,就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他提出的著名口号“认识你自己”,也成为理性主义的重要精神引领。在苏格拉底看来,对于国家和政府的研究非常重要,而对于自然和宇宙的研究则相对无用,并不值得投入过多精力。
   从核心思想来讲,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因为只有具备了足够的智慧,才能认清世间万物的本性,从而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以及该怎样去做。而这个做的过程,就是美德的体现和获得过程,因而说美德和知识是无法分开的。对于通过感觉和经验认知事物,苏格拉底则是比较排斥的,因为他觉得此二者建立在非事实和非理性基础上,而只有对事实进行理性的分析研究,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智慧,并最终做出独具智慧的行为,从而让美德和智慧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继苏格拉底之后,柏拉图对于理性主义的建设,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人的理性绝不能引用任何感性事物,而只能引用理念,以及从一个理念到另一个理念,并且最终归结到理念”。从此之后,古希腊人对事物的认识开始去繁就简,力求透析事物本质,并且最终得出了科学系统的辩证法。之后随着理性主义的不断发展,古希腊人又开始对社会制度进行思考,并很快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答案。
   在这一时期,古希腊还出现了哲学研究的一代大师,他就是对希腊文化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亚里士多德,并且由他完成了古希腊哲学体系的完备建设,从而使理性主义的发展达到巅峰时刻。亚里士多德也因此被称为“最博学的人”,其学说也被称为“本体论”,即事物研究过程中,首先要确定一个本体,然后以这个本体为依据,去认知其他各种事物的差别,并且最终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整个过程可谓充满逻辑性。从此,这种通过局部已确认信息推敲出整体理性轮廓的方法,也成为哲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方法,而且其本身就是理性主义的产物。
   亚里士多德死后,理性主义研究逐渐式微,古希腊文化的理性成分也逐渐褪去,直到中世纪以后被黑暗完全吞噬。
   
   
   
   
   4.唯美主义对欧洲文化的影响
   
   
   唯美主义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对美的无限追求,至于可以无限到什么程度,在古希腊人看来,它的地位甚至可以超过智慧。放眼古希腊的戏剧、建筑和雕塑艺术等,美的体现几乎无处不在,对美的无限追求也成为古希腊民族的显著特征。
   对于美的内涵解读,古希腊人认为和谐是其核心所在,而所谓和谐,就是处于对立面的事物能够协调存在。比如一座大山以高峻为美,但是,如果没有低洼处的水流环绕,它的美就会逊色很多。很显然,这种观念对于整个西方社会的发展建设都存在巨大积极作用,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社会制度建设,即在西方社会,无论多么崇高的权力,都会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而在自然科学家眼中,大自然才是最和谐的,当然也是最美丽的。人类所谓的唯美主义,只能依循大自然的和谐,进行力所能及的升华和完善,如果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不仅无法得到美,还可能会被自然规律所摧毁。
   古希腊文化中,雕塑作品对美的解读尤其淋漓尽致,其中又以对人体的塑造最具代表。这些雕塑作品多以裸体示人,它们线条流畅,姿势优雅,比例极佳,无一处不体现着自然和谐的美丽气息。从这些雕塑中也可以看出,古希腊人在追求美的同时,也没有忽略自身的健硕要求,世界上出现最早,同时也最盛大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就发源于古希腊。而且这种观念早在荷马时期就已经存在,在他塑造的神灵形象中,全部都具有健美的体型,古希腊人也因此非常热爱体育运动,其身体素质一直被世人称道。
   当然,唯美主义在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也开始关注心灵和智慧的重要性。苏格拉底就曾经说过,身体的美必须和心灵的美相结合,也就是拥有强健体魄的同时,还必须拥有智慧和道德,否则就会成为和动物一样的美。换句话说,身体的美只不过是一种动物性的美,只有结合内心的美丽,包括对道德和智慧的修养,才能展现出属于人类的独特美,同时也能够让美变得更美,并且是越来越美。从此,古希腊人对和谐的解读,也从外部形态深入到了内外兼修,从而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哲学境界。
   特征方面,唯美主义首先被提升到了一个哲学高度,并且开始了系统的哲学研究。如最早的自然和谐,后来居上的人体和谐,以及巅峰时刻的精神与人体和谐,古希腊的文化大师们都建立了极为深刻的哲学体系。其逻辑之缜密,推理之严格,甚至在后来孕育出了一门专业的学科——美学。柏拉图对唯美主义同样作出重要贡献,他认为美是恒久不变的,变化的只是体现美的事物,从而奠定了美学的形成基础。亚里士多德则将美定义为“统一性”,认为事物不在多少,只要和谐统一就可以称为美,比如需要大量音符组成的乐曲,只有演奏者弹出和谐的韵律,才能够让听众领略到音乐的美好。
   注重感觉是唯美主义的第二大特征,并且根深蒂固,几乎从古希腊文化的孕育之初就已经开始,这也让唯美主义一度被后世美学家抨击为形式主义和感觉主义的原因。但是古希腊人对美有着非同寻常的感知能力,并且极为享受美带给他们的精神愉悦。又因为古希腊人对美有着最权威的解读,他们始终对自己感知美的能力充满自信。这就如同一个优秀的枪手,必定掌握了全部既定的射击常识,并且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开枪时所凭借的也就成了一种感觉。因此,古希腊人所谓的感觉,其实是建立在足够丰富和成熟的思维逻辑上。
   唯美主义最为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具有功利性,即美不是单纯用来看的,而是和人们的现实需求息息相关,这一点与后来近代唯美主义有本质的区别。比如德国哲学家康德就曾提出美的无功利性,认为美只是单纯存在于人的感知层面,而不取决于人的事实需求。古希腊人则认为,美的基石是实用,其余任何脱离这一原则的美都是虚假的、脆弱的,同时也是丑陋不堪的。对此,苏格拉底曾经说过,真正的美必须到劳动和生活中去寻找。但是柏拉图也给出了自己的不同观点,他认为仅限于感知层面的美,能够起到教育引导、缓解压力和提高修养的作用,对于美的传承同样具有积极作用,这也成为近代唯美主义的基本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