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online store!

My Cart:

0 item(s) - 0.00

0

More Views

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 Ten Thousand Things

Availability: In stock

SKU: 9787108041586

12.95

Quick Overview

作者雷德侯是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教授,西方汉学界研究中国艺术的最有影响力的汉学家之一。《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一经面世即引起西方汉学界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书中的观点被广泛引述。

OR
successful

A new item has been added to your Shopping Cart.

Details

基本信息

  •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2版 (2012年8月1日)
  • 外文书名: Ten Thousand Things
  • 平装: 344页
  • 雷德侯 (Lothar Ledderose) (作者), 党晟 (注释 解说词), 张总 (译者),  (译者)
  • 语种: 简体中文
  • 开本: 16
  • ISBN: 7108041588, 9787108041586
  • 条形码: 9787108041586
  • 商品尺寸: 23.8 x 16.8 x 2.2 cm
  • 商品重量: 621 g
  • 品牌: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编辑推荐

《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带领读者茌中国艺术与文化之中做了一次深刻的旅行,揭示了中国艺术家是在一个多么复杂的体系之中,生产出成批的艺术品。这个体系深深植根于中国之思想观念——宇宙是由万物所构成。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 译者:张总 

雷德侯(Lothar Ledderose),1942年7月12日出生于慕尼黑。1961—1969年存科隆、波恩、巴黎、台北、海德堡等地学习东亚艺术、欧洲艺术、汉学、日本学。1969年以《清代的篆书》论文获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博土,随后至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修学。1975—1976年供职于柏林国立博物馆、东亚艺术博物馆,1976年在科隆大学任教授,同年执教于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任系主任兼艺术史研究所所长,1978年任哲学历史学院院长。雷德侯还是德国东方学会会长(1984—1990)、柏林学术院院士(1983—1984)、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员、海德堡学术院院士、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曾任剑桥、芝加哥、台湾大学客座教授或特约研究员。其主持的展览有“紫禁城的珍宝”(柏林与维也纳,1985)、“兵马俑大军”(多特蒙德,1991),“日本与欧洲”(柏林,1993)、“中国明清绘画”(巴登巴登,1985)等。著《米芾与中国书法的古典传统》(普林斯顿大学1979年版)、《兰与石——柏林东亚艺术博物馆藏中国书画》(柏林Gund—H出版社1998年版),《万物》(普林斯顿大学2000年版)于2002年获列文森图书奖。2005年9月7日,雷德侯因对亚洲艺术史的贡献荣获巴尔赞(Prix Engenio Balzan)奖。

目录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总序 
鸣谢 
导言 
第一章汉字系统 
笔画 
汉字 
序列和集合 
文字的目的 
模件 
历史的过程 
为什么不用字母 
第二章复杂的青铜铸造术 
青铜礼器的发掘 
礼器的功能 
装饰体系 
技术体系 
组合 
劳动分工 
第三章神奇的始皇帝大军 
所作何为 
缘何而为 
如何而为 
第四章工厂艺术 
漆器 
青铜器 
丝绸 
陶瓷 
外销瓷器 
海尔德马尔森 
第五章建筑构件:斗棋与梁柱 
佛光寺大殿 
中国建筑体系的五个层次 
梁柱体系史 
法起寺木塔 
应县木塔 
建筑标准:营造法式 
第六章印刷文字 
《大百科全书》的印刷 
金简的体系 
走向现代 
技术溯源 
爵铜时代的印刷 
陶土和丝织品上的印刷 
玺印 
信息技术 
第七章地狱的官府风貌 
地狱诸冥王 
陆信忠画坊 
数套与一套画作之比较 
《十王经》 
早期地狱图 
模件化的图像志 
地狱的官僚机构 
第八章 画笔可否自由 
百科全书中的艺术分类 
艺术收藏 
书法的审美抱负 
绘画的审美抱负 
模件化绘画 
西文参考文献 
日韩文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索引 
图版来源 
谁识庐山真面目:代跋语 
译后记

文摘

 插图: 

 

不过,原料供应的丰富本身并不能解释中国人何以制造青铜器,以及他们为何使用青铜器。古代文献提供了一些笼统的信息。最重要的古代文献是儒家经典之一的《礼记》,其中明确断言祭祀是古代中国的头等大事。可是,《礼记》没有青铜器使用规定的具体记载,而且今本《礼记》是在商朝灭亡一千多年后成书的。与安阳青铜器同时代的甲骨F辞中,有关于肆献馈食祖先的内容。这些祭典名目繁多而又不可或缺,以致几乎每天都要举行此类活动。然而,卜辞中关于宗教信仰、祭祀仪式和礼器功能的记载不成系统。礼器本身仍是我们索取历史信息的主要途径。 
青铜器的形状明确显示它们用于备餐与进食。有些出土青铜器内有骨头,底部还有烟炱痕迹。在二十多种不同的类型中,盛放液体与盛放固态食物的青铜器明显有别,而且器形的变化也反映了膳食内容的丰富多样。即使在上古时代,中国人在烹饪方面就不惜耗费大量精力。 
然而,青铜礼器的尺度及其固有的贵金属的价值,还有制造青铜器所涉及的精密技术,都同样明白无误地表明其绝不是为El常的世俗需用而制造,而只能用于隆重的典礼。若论材质之美与制作的殚精竭力,能与青铜器相比者,只有玉器。青铜器与玉器是中国古代真正的纪念碑。 
与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一样,中国人以飨宴为礼仪活动的中心内容。他们深知滋养身体是头等大事,因而将饮食行为抬高到宗教仪式之中,以示对其严肃性的重视。中国古代的青铜礼器扮演类似基督教礼拜仪式中圣餐杯、圣餐盘的角色。不同的是,基督教的圣餐被简化到只有面包和葡萄酒,故只需两种食器。中国人则偏爱丰盛的肴馔,所以餐具也十分讲究。 
更为重要的是双方参与礼仪活动的人群迥然不同。从中世纪初期开始,人们就聚集在同一教区或修道院中享用圣餐,这种集会吸引了来自社会各阶层的成员。圣餐面向所有的基督教徒,而不考虑其血缘关系和社会地位。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古代的侑食之礼完全是一种家族范围内的活动,而且只有某些特殊的家族才有资格举行这类活动。青铜器上所铸昭告祖先的铭文,例如给“母戊”的献词,就证实了这一点。确实,这些礼仪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公开的。铜器纹饰的错综复杂暗示其必须就近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