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tails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第1版 (2016年1月1日)
交替书名: 复仇
外文书名: Vengeance: The True Story of an Israeli Counter-Terrorist Team
丛书名: Reflection
平装: 512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569904656, 9787569904659
条形码: 9787569904659
商品尺寸: 20.8 x 14.4 x 2.8 cm
商品重量: 662 g
品牌: 时代华文书局
编辑推荐
亚马逊编辑推荐:
《天谴行动》讲述【慕尼黑奥运血案】后,以色列的报仇行动。组织暗杀小组追杀11位参与策划恐怖事件的头目。很难想象这个如电影般的故事是真实的,剧情非常精彩,拿起本书就难以放手。
《天谴行动》描述了以色列特工的运作模式,从训练到任务,手段与信念,透过特工阿纳夫的暗杀任务,揭开世界前3大情报组织【摩萨德】的秘辛,并深入审视当代恐怖主义与反恐主义的激烈斗争。
读本书的过程,除了思考复仇的意义,更多了解文化与民族主义的矛盾。很多思想的错谬带来了死亡与毁灭,即便国家之间,人与人之间关系多么错综复杂,正确的信念仍值得拥抱,不择手段的结果,终将被仇恨的汪洋淹没。
——亚马逊编辑彼得
①《天谴行动》是世界范围内关于“慕尼黑奥运会惨案”和“以色列复仇行动”的著名大案纪实作品。亲历者现身说法,权威、准确、北美欧洲畅销多年,国内简体中文版权引进。
②《天谴行动》被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改编执导成著名影片《慕尼黑》,上映后火爆全球,美元票房过亿,翻起了一股“恐怖主义与反恐”思潮。
③《惊世档案》、BTV《档案》、吉林卫视《新闻纵贯线》等国内多家卫视大牌栏目重点关注的历史大案,值得仔细研究。
④一次对恐怖主义的郑重说“不”,一次暗杀多名恐怖主义分子头目坦白的真实行动记录。
⑤本书可以帮您系统理清“巴以冲突”的历史原因,以及中东地区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国际关系。
名人推荐
我将《天谴行动:以色列针对“慕尼黑惨案”的复仇》拍摄成电影的目的,是为了和平。——好莱坞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媒体推荐
这本书充满了令人信服的细节。——《纽约时报》
在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之间架起的罕见视角……几乎可以让所有读者对情报工作的阴暗面感兴趣。——《Kirkus书评》
我们所处时代的真实故事。——《星期日邮报》
引人入胜!——《卫报》
作者简介
乔治·乔纳斯(George Jonas,1935— ),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家庭,1956年匈牙利革命期间移民加拿大。作为作家和记者,他出版过3部纪实类的全球畅销书,并获得过“爱伦·坡奖”的最佳罪案实录奖和“加拿大作家奖”,批评家称他为“加拿大最好的英语写作者之一”和“加拿大最好的作家之一”。
目录
序言
序幕
第一部 特工成长史(第1章、第2章)
第二部 改变犹太历史(第3章、第4章)
第三部 任务(第5章—第17章)
第四部 孤独的路(第18章)
序言
序言
1981 年秋天,我的出版商问我是否愿意见一个有故事的人。在一系列的精心准备后,我们的会面被安排在北美的某座城市里进行。在一间小办公室里我见到了他,他向我讲述了参加以色列秘密反恐战争的主要经历,那是1972 年以色列运动员在慕尼黑被杀害后,以色列组建了一支反恐分队的事。
在联系我之前,出版商毫不怀疑这个男人的诚意。当会面结束,我问了他一些自己关心的问题,最终也得到了和出版商一致的结论。很显然,据我们了解,这个从孤独中走来的男人,是我们采访到的第一个以色列特工。
于是,我答应在做进一步研究后会写一本关于这位特工的书。在随后的一年时间里,我周游欧洲和中东的许多国家,还花了不少时间待在两个铁幕a 背后的城市里。一段时间里,信息提供人和我不停地在世界各地会面。在他的指引下,我又采访了身在德国、法国、以色列和美国的其他六人。此外,有幸还采访到了一些人,包括专家、官员和旁观者,他们能够为我提供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或其他资料。很多旁观者我都可以公开致谢。不过因为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有些人我是无法公开致谢的。
因为同样的原因,我也不能说出主要消息提供人的名字。当然,他自己也做了很多防范措施以免我在言语上百密一疏,说漏了嘴。他让我尽可能多地了解他,以便完成现在这本书。为了更好地了解其中的细节,联络人安排我去看一些小型野外作战行动。我陪着特工们在欧洲工作,了解到了常规特工工作的一些基本内容,比如购买和使用非法证件,建立安全隐秘的住所,以及特工之间的联络方式和把钱交给线人的方法。虽然我的研究还远不够全面和彻底,但对于我将要写下来的这个世界来说,算是有了第一手资料。
我要写的绝大多数事件在当时的报纸上都会见到一两篇短报道。尽管从未得到过官方的承认,但这些被报道的事件从一开始就被怀疑是以色列反恐分队干的。近来一些关于国际恐怖主义和反恐的书籍和新闻纪实也多少暗示了这方面的意思,写过这方面的一部分真实情况,比如理查德·迪肯(Richard Deacon)的《以色列秘密机构》(The Israeli Secret Service)、斯图尔特·斯蒂芬(Stewart Steven)的《以色列间谍大亨》(The Spymasters of Israel)、大卫·B. 廷宁(David B. Tinnin)和德格·克里斯滕森(Dag Christensen)合著的《突击队》(The Hit Team)。埃德加·奥巴兰斯(Edgar O’Ballance)在他的名作《暴力语言》(Language of Violence)中概述了一些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头目在欧洲被暗杀的情况。尽管主要情节都已经很明了了,但我还是希望能从中找到新的视角。
尽管我没有虚构任何事情,但我也不指望自己能够达到历史学家的严谨程度,因为我的写作不得不依靠那个我不能说出名字的某人提供的一面之词。他所说之事的具体细节我难辨真假。更多的信息我是满意的,但为了保护我的线人和其他消息提供者,有些信息也做了适当的修改。当用一份保密的信息为蓝本写作时,最理想的手法是将两个相互独立的信息来源在一起印证:但在本书中,我并不总能达到这一标准。同样,针对没有留存谈话相关资料的情况,我不得不凭着线人的印象来还原当时的情景,这就要冒些风险了——因为人们的记忆可能是不完整的,或是倾向于自己的。
我决定站在旁观者的立场讲述这位特工的故事,就像用绳子的两端把他和我的想法连在一起。在这本书里,我用了同样的方法处理不同的人物。与第一人称叙述不同,这种方法能够使我用消息提供者的眼光看待问题,进而避免我对任何观点都照单全收。就像陪审员一样,我可以从事实中推出结论。
当然,这个故事里也有不少“第三类线索”:也就是一些二手信息证据,这些已经在文章和注释里做了标记。当有时候事件原先的报道与我的理解有出入时,我会在不一致的地方加上标注。
因为书中涉及一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况且也没有什么评论,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向读者解释一下我的个人倾向。
和大多数人一样,我并不赞成因政治原因而进行的恐怖行动。而且,我也不认同“一个人眼中的恐怖分子是另一个人眼中的自由斗士”这种愤世嫉俗的观点。称他们为恐怖分子并不是因为他们有政治目的,而是因为他们为达到政治目的所使用的那些手段。
同时,我对“恐怖主义是无能的”这种普遍的谬论也不敢苟同。我相信提出这种谬论的人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罢了。恐怖主义往往会失败,或者难以达到目的,但常规战役、外交斡旋或者其他政治努力也是如此。如果这么说,那么人们就该认为战争和外交等手段也没什么用了。我觉得,不管成功与否,恐怖主义本身就是错误的。
然而,反恐往往也是血腥的。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祖国政府的授意下,最终亲手杀死12 个人,其中7 个人是被冷血地谋杀,故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了一系列种族问题,在这里我不想过多讨论,因为这些问题都会在书里找到答案。
在以色列及其敌人之间,我支持以色列。除了我是犹太人之外,还有两个理由。第一,我相信自由民主制度要优于其他已知的社会组织制度,而以色列是中东地区最接近自由民主制度的国家。第二,在武装冲突方面,尽管以色列的记录,特别是后期记录不那么完美,但是在整个中东冲突期间,以色列一直坚持以适当的更高标准打击对手。我并非不同情巴勒斯坦人,我只是不同情那些支持恐怖主义的人。
乔治·乔纳斯
于多伦多,1983 年6 月
文摘
这些敢死队员在凌晨4点翻过6英尺高的铁丝栅栏时被发现了,但并没有被认出来。他们选择进入奥运村的地点距以色列运动员的住处大约有50码。一队人马就算再小心谨慎和慢吞吞,一两分钟的时间也足够通过这50码了。但是,直到凌晨4点25分,这些恐怖分子才拿出万能钥匙去开康纳利大街31 号1 号公寓的前厅门锁。至于他们在奥运村期间是否得到过什么援助,就只能靠推测了。
最先听到动静的人是尤赛夫·戈特佛伦德(Yossef Gutfreund),一个大块头的摔跤裁判,体重275 磅。尽管那时候他并不确定那些声音是不是他的室友——摔跤教练摩西·温伯格(MosheWeinberger)发出来的,因为摩西回来得晚,手里有另外一把钥匙,但是门后传来的低声阿拉伯语立刻让他意识到了危险。事实上,正是尤赛夫用希伯来语大喊的一声“危险!”才惊醒了另一位室友,同时他还扑过去顶住了被慢慢打开的门。
接下来的几秒钟,八个阿拉伯人试图将戈特佛伦德挡住的门推开。门两边力量的较量使门框都弯曲了,门的金属合页也变了形。这倒让戈特佛伦德的队友——举重教练突维亚·索科洛夫斯基(Tuvia Sokolovsky)有机会破窗逃脱。但是1号公寓的其他四名住客就没那么幸运了。田径教练阿米兹·沙皮拉(Amitzur Shapira)、击剑教练安德烈·施皮茨(Andrei Spitzer)、射击教练柯特·绍尔(Kehat Shorr)、举重裁判约卡夫·斯林格(Yacov Springer)都被扣押在枪口下,阿拉伯人掌掴他们,试图威胁他们说出其他以色列人的住处。敢死队员向他们承诺,只要他们能敲开其他以色列运动员的门,并帮助阿拉伯人进去的话就放了他们。这些阿拉伯人甚至都没费心给戈特佛伦德承诺,直接就把他绑了起来,就像《圣经》中他们的先祖非利士人俘虏参孙时那样。
以色列人没给他们提供任何帮助,于是恐怖分子决定搜查康纳利大街31 号,此时这里还住着乌拉圭和中国香港的奥运代表队。恐怖分子漏掉了住着八名以色列人的2号、4号和5号公寓,占领了住着六名以色列运动员的3号公寓。这六名运动员是摔跤选手艾利兹·哈芬(Eliezer Halfin)、马克·沙文(MarkSlavin)、盖德·祖巴里(Gad Zobari),以及举重选手大卫·博格(David Berger)、泽夫·弗雷德曼(Ze’ev Friedman)、尤赛夫·罗马诺(Yossef Romano)。进入3 号公寓前,恐怖分子还跟摔跤教练摩西·温伯格搏斗了一番,温伯格因为回来得晚,当时刚好溜达到康纳利大街。
温伯格的块头跟戈特佛伦德差不多,一点也不容易对付。他撂倒了一名恐怖分子,被另一名恐怖分子开枪打中脸后才被暂时制服。尽管受伤很严重,但温伯格依旧没有屈服。当3号公寓的人全部被俘后,恐怖分子把他们沿着康纳利大街集体往1号公寓驱赶,这时轻量级摔跤选手盖德·祖巴里猛冲向他们。尽管恐怖分子朝他猛烈开火,但小个子盖德拐着弯地穿过坑坑洼洼的路面,跑到了安全的地方。温伯格抓住这个机会,猛击一名恐怖分子,恐怖分子下颌骨被打碎,晕了过去。另一名恐怖分子立刻朝温伯格胸口开了几枪,温伯格顿时倒地。
这时举重运动员尤赛夫·罗马诺的机会来了。他试图在被绑上之前打破1号公寓的厨房窗户和队友大卫·博格一起逃走,但没有成功。罗马诺从柜台上抢过一把刀,刺伤了面前的恐怖分子。这个阿拉伯人疼得没法拿起武器,便退到后面去了,但是后面另一名恐怖分子冲了上来,用AK47近距离扫射罗马诺。罗马诺也倒下了。第二天,当营救人员试着挪走他的遗体时,据说遗体从腰部位置被射成了两截。
You may also be interested in the following product(s)
-
这就是马云 精装
£1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