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come to our online store!

My Cart:

0 item(s) - 0.00

0

More Views

长物 Superfluous Things Material Culture Mad Social Status I11 Early Modem China

Availability: In stock

SKU: 9787108051615

11.95

Quick Overview

以明代文震亨《长物志》一书为例,从物品视角切入艺术史,同时也跨越学科界限,参照社会文化理论,讨论明代的“多余之物”——绘画、书法、青铜器、瓷器、玉雕以及其他明代士绅精英所拥有的文玩用品。

OR
successful

A new item has been added to your Shopping Cart.

Details

基本信息

 


 

编辑推荐

《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作者简介

作者:(英国)柯律格 译者:高昕丹 陈恒

目录

导读:大航海时代中国都市的艺术生活与文化消费 
2004年版序言 
导言 
第一章物之书——明代的鉴赏文献 
第二章物之观念——明代鉴赏文学的主题 
第三章物之语一明代的鉴赏语言 
第四章往昔之物——古物在明代物质文化中的功能 
第五章流动之物——作为商品的明代奢侈品 
第六章物之焦虑——明代中国的消费与阶级 
结语 
注释 
附录一《长物志》各卷的(审)定者 
附录二1560—1620年间艺术品和古董价格选编 
一手资料参考文献 
二手资料参考文献 
鸣谢 
索引

文摘

首先,并不是所有这些工匠的名声,都是在晚明鉴赏文学中上升到显著地位。例如银匠朱碧山活跃于14世纪中叶,最初由其同时代的陶宗仪(约1316约1402)记载,而归为朱氏的传世名品,年款也大都与此相符。晚明所列的银匠名录只不过重复了陶宗仪所提到的四家姓名,这说明在此间的两个世纪中,这一行当的其他人物并没有在士绅阶层的意识里留下印记。而且事实上,有证据表明,带有其款署,但从风格上判断不可能作于1580年之前的器物,也在晚明之际的市面上流通。54即便明代晚期银器制造业没有出现更多的名匠,朱碧山的大名也足以提升这一行业的形象。这类核心人物,即其自身就足以代表整个行业的名人,对于任何在士绅的价值评判体系中确立地位的手工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必需的部分。 
有些制造形式,主要指竹刻和篆刻(和书法密切相关),其声望已足以吸引士绅参与,所以,连工匠也一道避免了地位低下的耻辱。李流芳,《长物志》卷三(“水石”)的定者,在当时即有竹刻家之名,而无损其在同侪眼中的社会身份。在社会阶层的另一端,则是那些姓名从未在消费阶层的著述中出现的匠人。这一点最突出的例子可能要数家具制造业和制衣业。我们从上文所引的片段中可知,家具制造、服饰生产与文献记载得较为完备的行业共属同一个消费系统。华美的服装,精美的家具,都是上层人物展示自我的重要方面,然而我们尚不知道任何一个明代裁缝或木匠的名字。

 

You may also be interested in the following product(s)